8月6日上午,由聊城市社科联、聊城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纪念季羡林逝世15周年座谈会暨“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推进会在聊城召开。
会上,季羡林的孙女季清与季羡林的学生、《季羡林全传》作者梁志刚,分别通过视频的方式致辞,缅怀季羡林的杰出成就和崇高风范,激励与会专家、学者以季羡林为榜样,奋力拼搏,努力创新。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2020年9月,聊城市社科联会同聊城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单位启动实施了“羡林学者培育工程”,着力培育一批秉承季羡林先生学术品格和爱国精神的杰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动能、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截至目前,聊城市已相继评选了两届“羡林学者培育对象”,四批“羡林学者青年计划培育对象”,共有入选专家82人,其中“羡林学者”19人,“羡林学者青年计划”53人,“羡林学者名家计划”10人;已命名“羡林学者”10人,“羡林学者青年”专家27人,聊城市社会科学名家10人。入选专家累计出版专著28部、发表论文170篇、承担项目132个、撰写决策文稿14篇,参加学术活动140余次。
2023年3月,山东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撰写的《聊城市“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实施情况调查评估报告》指出:“羡林学者培育工程”不仅是山东省第一个市级社科人才工程,而且在全国地级市中也是仅见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聊城市创新实施“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是成功的,收获十分丰富。
“‘羡林学者工程’为我市遴选汇集了一批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有力助推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从我们聊大来看,这几年陆续有多名教师被遴选为‘羡林学者’,有效推动了我校人文社科研究能力提升。”“首届羡林学者”、聊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商学院院长、教授杨宏力表示,“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创新性强、实施规范有序、入选者态度端正,实施至今已效果初显。
“2021年,我入选首批‘羡林青年学者’。在完成‘羡林青年学者培育计划’之后,我在2023年又入选‘羡林学者培育计划’。”第二届“羡林学者”培育对象、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学术主任、副教授梁甲瑞表示,聊城市社科联对“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入选专家的成长给予了充分的指导以及无私的帮助。在聊城社科联的指导下,他顺利发表论文15篇、独立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项……
“为充分发挥季老的激励作用,聊城市社科联会同相关部门启动了以季羡林先生名字命名的‘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并配套实施了‘羡林学者青年计划’‘羡林学者名家计划’,开设“羡林学术高端讲坛”,每年邀请社科名家来聊城进行学术指导,努力打造“季羡林”文化品牌。”聊城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吴文立介绍,今年7月,聊城市启动了“羡林学者创新团队计划”,通过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带动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共同成长,构建结构合理、梯队衔接的“羡林学者+”骨干人才体系,力争把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打造成吸引和凝聚高端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重要品牌,培养和造就学术带头人的重要舞台。
“‘羡林学者培育工程’作为一个平台,为青年学者提供了课题申报、成果评选、人才补贴等众多支持政策。我们真心希望入选者珍惜入选机会,学习季老高尚品德,继承和发扬季老拳拳的爱国之心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做新时代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优秀青年学者,努力把‘季羡林’这张文化名片擦得更亮。”聊城市政协副主席李涤尘如是说。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