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通过“展形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国际社会,虽然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但是我国的文化传播能力在西方霸权话语把持的国际舆论中仍存在传播力不足、话语影响力低的情况,文化传播处于弱势地位。习近平总书记说:“客观地讲,国际舆论格局依然是西强我弱,但这个格局不是不可改变、不可扭转的,关键看我们如何做工作。我们国家发展成就那么大、发展势头那么好,我们国家在世界上做了那么多好事,这是做好国际舆论引导工作的最大本钱。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还没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面对当前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劣势,要构建全面、准确、易懂的中华文化全球话语体系,让国际社会了解真实的中华文化,真正的了解中华文化,通过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来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话语权。
首先,要挖掘文明互鉴历史,确立正确的历史记忆。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但西方世界习惯于把中国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视野中的近现代民族国家,没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这样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上,中华文明同世界不同文明有过广泛、深刻、长久的交流互鉴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和痕迹。丝绸之路留下了大量的从物质到科技,从文化到宗教的交流互通;东学西传和西风东鉴,深远地影响了东西方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发展。历史上,卫匡国、卜弥格、柏应理是交流中西方文化的重要桥梁,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西方近代政治体制的影响巨大,推动了英法等国的文官考试制度等。这些中西方文明互鉴历史中的史实,都可以成为今天话语构建中的生动故事。
其次,探索文化价值共识,建立更好理解的话语解读体系。不论人类历史如何发展变化,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探索追寻都穿越时空,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虽然不同文化体系对此都有不同的表达,但其价值内涵都未有大的差异。要继续挖掘同其他各文化之间的价值共识,探索更易于被各国更易于接受语言表达,讲好以“交流代替冲突,以包容化解隔阂”的中国故事,展示“平等交往、义利兼顾、和谐共生”的中国形象。例如,被西方社会广泛接受的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著名的论断:“从困难中帮助别人才是文明的起点”,这和中国几千年来传承的“达济天下”的处世观、“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的天下观都是相契合的。中华文明具有“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要把这样的核心思想言简意赅地讲明白,形成独特的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体现人类的共同价值,是不刻意强调特殊性、不与世界割裂甚至对立的,不凌驾于其他文化之上的,突出了中国人世界观、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第三,将中国实践、时代精神作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长期增长、社会长期稳定、科技快速提升、生态快速改善的发展奇迹,这在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都属罕见。中国实现了全面脱贫,这是对联合国完成减贫目标的重要成就;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展现了强大的应对能力、高效的处理方案、高度的国际责任感,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一次全球危机,就是一次国家形象再造,也是一次形象推广。因此要加强中华文化与新时代中国实践、时代精神的结合研究,把它们转化为生动的中国故事,总结好,讲出去,传开来,将其变成国际话语的资源和内容,以满足提升话语能力的基本要求。不仅要用中文,还要用外语以对象国习惯的话语方式表述出来。
(杜鹃:聊城市委党校统战教研室副教授、第二批羡林学者青年计划培训对象)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