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价值内涵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强,是一个民族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党的中心任务出发,对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擘画,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自强的内在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优秀文化成果,凝聚着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持久力量、源泉和牢固文化根基,对于新时代提升文化自信自强具有重要价值。
(一)丰富内容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文化根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既包含“精忠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也包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治国理政思想,既涵盖“四书”“五经”等珍贵的书籍典藏,也囊括皮影、评弹等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文化根脉。
(二)多样形式是提升文化自信自强的优质载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汇聚群流、博采众长。既包含以故宫、乐山大佛、唐三彩、书法为代表的切近生活、普遍受用的物质文化资源,也蕴含着以儒家、道家、墨家等为代表的博大精深的道德思想文化形态。多姿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吸引世界目光的同时,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成为其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成为提升文化自信自强的优质载体。
(三)转化创新符合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主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传承五千年,始终坚持将优秀的文化资源与现实特征相结合,在实践中回应时代要求。新时代要结合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主题,有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必须站在新起点,做出新改变,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穿透历史、照进现实,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与当代中国协调融合、共同发展。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自强的实施路径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自强,就要延续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传承传统文化之美。
(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改造具有借鉴意义的文化内涵和呈现形式,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化形式。创新性发展是按照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拓展完善,适应时代要求,摒弃封建糟粕,提炼文化精髓,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活力。
(二)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社会学习氛围
在全社会开展普及宣传,通过现代化科技信息手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实效,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创新工作;持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诠释,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英雄精神,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社会风尚。
(三)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治国理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治国安邦思想:“廉以洁己、慈以爱民”的勤俭执政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理念;“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等。新时代需要汇聚经典文化,凝聚传统智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治国理政相结合,使其有效发挥在治国理政、大国外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传承与积淀,融合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域文化,彰显了开放包容的顽强生命力。积极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不仅能向全世界分享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现东方智慧,而且能够更好地传递中国声音,构建中国与世界融通的话语体系,提升文化自信自强。
(王艳:聊城市委党校统战教研室副教授,第二届羡林学者培育对象)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