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最美社科故事|“两河”研究 赋能发展 ——我市社科工作者深化“两河”重大战略专题研究综述
时间:2022-11-09
字号:

聊城日报记者 朱海波

黄河和运河在聊城交汇,这个“大十字”不仅把鲁西地区切割成为更小的、密不可分的地理单元,更孕育出运河文化、黄河文化。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指出,用好、用活“两河双城、十七镇村”历史文化载体,一体推进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聊城段规划建设。长期以来,聊城大学运河研究团队、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黄河研究院致力于“两河”文化研究,为聊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聊城大学运河研究团队成立于2012年6月,团队非常注重田野考察与民间文献资料的获取,同时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实现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研究团队深入探讨运河历史变迁所产生的文化影响,分析运河文化变迁的规律、特征、功能,对运河工程技术文化、漕运制度文化、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论述,先后获批国家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60余部。

大运河是流淌在中华大地上的活态文化,田野考察成为研究团队常用的研究方式,2700余公里的隋唐大运河、1790余公里的京杭大运河河道,都留下了他们孜孜以求的身影。团队创建的《运河学研究》集刊为我国当前的运河历史文化研究、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运河文化带和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智力支持;出版的《大运河蓝皮书》为“运河文化带”建设、“儒风运河”、“黄运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省内运河战略献计献策,为黄运地区遗产保护与利用、古镇开发、运河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建议。

聊城大学运河研究团队坚持科研、教学、服务社会并重,通过与省市各级部门开展横向课题的合作,在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

聊城作为黄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的唯一城市,诞生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基于这一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于2021年10月28日成立黄河研究院,成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召开后率先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成立的黄河研究院。

黄河研究院以“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目标,通过“六个一”工程,即打造“一平台(黄河文化研究中心)”、“一书库(黄河文献资料库)”、“一展馆(黄河文化记忆馆)”、开展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活动、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着重对聊城境内的黄河文化进行全面整理、深入挖掘、系统研究,主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围绕山东省“十强”产业,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产业学院,紧密对接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力打造优势专业群。同时,开发出《“史”说黄河》《文化黄河》《黄河水安全》等一批黄河文化通识课,形成黄河文化通识课程群,培养一批服务黄河战略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市社科界将继续紧扣学科建设、国家需求和地方发展,服务我省“两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为打造经济文化强省作出新贡献。

(原载《聊城日报》2022112日第二版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