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纪念 |李涤尘:把“季羡林”这张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时间:2024-08-30
字号:

 编者按 8月6日,聊城市社科联、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共同召开纪念季羡林先生逝世15周年座谈会暨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推进会,缅怀季羡林先生的杰出成就和崇高风范,追忆季羡林先生的爱国精神和严谨治学精神,激励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季羡林先生为榜样,潜心学术研究,努力改革创新,不断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聊城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现将有关专家和领导的发言予以摘登,敬请关注。 

把“季羡林”这张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在纪念季羡林先生逝世15周年座谈会暨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推进会上的讲话

聊城市政协副主席 李涤尘

各位青年学者,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在这里,首先向前来参加会议的各位同仁、青年学者和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今年7月11日是季羡林先生逝世15周年纪念日,8月6日是季羡林先生诞辰113周年纪念日。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热潮之际,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这里召开纪念季羡林先生逝世15周年座谈会暨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推进会,以此深切缅怀季老这位闻名中外的社科名家、学界泰斗,深入推进以季老名字命名的“羡林学者培育工程”,这是十分有意义的。

 刚才,各位专家、青年学者代表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表达了对季羡林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和自己的感受,郝光华同志着重从民盟的视角回忆了季老的人生历程。大家谈得都很好、很有见地,很动感情。借此机会,谈一点我对季老的认识和感想,与大家共勉。

 季羡林先生是我的临清同乡,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康庄镇官庄村,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梵语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他精通多种语言,是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专家,历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终身教授,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并曾担任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前贤既逝,德音永存。今天,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高尚的道德风范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缅怀先生的最好方式。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爱国者。2006年“感动中国”给季老的颁奖辞称:“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简短几句话,高度凝练了老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扎实的学术风范。季老把“爱国、孝亲、尊师、重友”作为“人生四要”,并恪守一生。他曾这样说过:“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情况下,他都不忘祖国,不忘良知,不忘学术。在他留学德国期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生活十分艰苦,学习极为困难,但他心里始终牵挂祖国,时刻想着尽快回到祖国怀抱,用所学为祖国做贡献。“二战”结束后,他立即满怀赤子报国之心辗转回到祖国。此后的数十年间,他一方面积极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他怀着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开展学术研究,产生了一批世界瞩目的学术成果,实现了早年许下的“让外国学者也跟着我们走”的愿望。

 季羡林先生是学术界的一代宗师。他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诸多领域都建树卓著,是公认的“学界泰斗”。他精通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多种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之一。从1982年开始,他受新疆博物馆的委托,花费了近20年时间,对新疆焉耆出土的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进行释读,并用中文和英文在国内外出版专著和发表论文,对吐火罗语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从1944年到1990年的近50年时间里,他潜心于印度古代语言的研究,他将印度中世语言变化规律的研究与印度佛教史的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研究印度佛教史的新途径。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编撰的《大唐西域记校注》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他历时十年潜心研究,于1996年完成的长达80多万字的《糖史》,生动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作为中印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他得到中印两国政府和人民的敬重。2008年,他获得印度国家最高荣誉奖“莲花奖”,这是印度首次将此荣誉授予中国学者。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翻译了大量梵语著作和德、英等国经典,尤其是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和印度古代文学经典《沙恭达罗》等,并撰写了大量的研究著作,这些译著对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他也因此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他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500余种、800余册;他十分关心祖国古代典籍的保存和抢救工作,在20世纪90年代亲自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总编纂,为弘扬国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季羡林先生爱护青年,关心人民。他朴实无华,一生生活节俭,但对支持青年发展的事业却十分大方。2008年,他将积攒多年的百万元稿费捐赠给北京大学,设立“北京大学季羡林奖助学金”。2008年5月,当他得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喟然而泣的同时立即向灾区捐赠20万元。他一生谦虚谨慎,淡泊名利,虚怀若谷,坦诚待人。虽然是学术界公认的学术权威,但晚年的他公开表示,坚决要求辞去“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他一生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创新,毕生为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懈努力,展现了一位中国学者对东方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深切关怀和远见卓识。他出身贫寒,生活俭朴,一生刻苦,把自己的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学术和高等教育事业,留给后人的是他的精神、品格和学识。

 季羡林先生始终心系桑梓,关注支持家乡发展。他少小离家,虽然留学国外、远居京城,但始终心系故乡,情牵故土,始终牵挂临清、牵挂聊城。他省吃俭用,捐资支援家乡教育事业;他曾经几次来聊城大学,在学校发展的关键时刻,诸如聊城师范学院更名为聊城大学、硕士学位申报等,发挥其独特而又举足轻重的作用;他奔走呼吁,为家乡建设筹措资金;他多次撰写文章,宣传家乡,让外界了解临清,了解聊城,提高了家乡的知名度,等等。季老对家乡的贡献,家乡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季老一生的光辉历程,家乡人记忆中的季老,季老笔下的家乡和季老与家乡的活动,大都记录在《季风化雨》(济南出版社,2022年3月)和《高山景行》(山东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两本书中,大家可以认真阅读。季老在世期间,家乡的不少人拜访过他,聆听过他的教诲。季老辞世后,家乡人民建立了季羡林先生纪念馆(现更名为季羡林先生资料馆)、憩园,修复了季羡林故居,聊城大学设立了季羡林学院、命名了羡林湖。“季羡林”已成为聊城的一张文化名片,永远是家乡的骄傲和荣耀。作为家乡人,特别是对聊城社科界来说,我们为有这样一位享誉中外的学术大师而深感自豪。

 季羡林先生热爱家乡、支持家乡的精神鼓舞和感召着我们。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工程”的重要要求,传承发扬季老的爱国和治学精神,2020年9月,聊城市社科联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创新实施了以季老名字命名的“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山东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完成的《评估报告》认为:这一工程“不仅是山东省第一个市级社科人才工程,而且在全国地级市中也是仅见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实践证明,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是成功的,收获十分丰富,建议将羡林学者培育工程作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典型案例,不断总结提升,认真宣传推广。”可以说,聊城在社科人才改革创新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成绩有目共睹。大家都是参与者、践行者,也是受益者,我们要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殊荣。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强调指出:“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要“给予青年人才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这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羡林学者培育工程”作为一个平台,为青年学者提供了课题申报、成果评价、人才补贴等众多支持政策,大家要珍惜入选机会,学习季老高尚品德,继承和发扬季老拳拳的爱国之心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做新时代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优秀青年学者,努力把“季羡林”这张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一是发扬爱国精神,坚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培养识别人才第一位的标准,大家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季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主动肩负起历史责任,把自己的学术研究追求融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去。

 二是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人才是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创新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创新之教育方能培养出创造之人才。季老毕生几乎都在学术研究一线,开创了学术界多个先例,是创新的典范。青年学者要向季老学习,有勇攀高峰的毅力和敢为人先的魄力,善于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方法,抢占学术研究制高点,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做出贡献。

 三是发扬求实精神,坚持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一切真正原创的知识,都需要冲破现有的知识体系。大家要学习季老孜孜不倦的求实精神,坚持解放思想、独立思辨、理性质疑,践行学术规范,让学术道德和治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四是发扬奉献精神,坚持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青年人才的优势不仅靠智力、专注和勤奋,更重要的是要有格局和前瞻性,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青年学者们要像季老一样谦虚谨慎、虚怀若谷,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潜心学术研究,不慕虚荣,不计名利,不断取得有价值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社科力量。

编辑:吕文冰

审核:王  文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