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传承弘扬季羡林先生严谨治学精神——纪念季羡林先生逝世15周年座谈会暨“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推进会综述
时间:2024-08-15
字号:

 8月6日,由聊城市社科联、聊城市政协文史委主办的纪念季羡林先生逝世15周年座谈会暨“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推进会在聊城举行,与会学者深切追思缅怀季羡林先生,并表示要传承弘扬季羡林先生严谨治学精神,从前辈手中接过文化的接力棒,为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

8e18ed4134943a51477127a07cb0563c_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聊城市政协副主席李涤尘出席会议并讲话。民盟聊城市委会主委、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郝光华出席会议。会议由聊城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吴文立主持。季羡林孙女季清女士和《季羡林全传》作者梁志刚分别视频致辞。

36b60e5bdc510cce8edff140d7f8b758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追思感悟季羡林先生人格魅力

 季清女士在视频致辞中深情回顾缅怀了季羡林先生的教育观念、关于人生的认识和他的高尚品德,她说,季羡林先生认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在季清女士看来,季羡林先生对人生的认识与看法深受他的学术研究和个人经历的影响,有着深刻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季羡林先生提倡宽容与理解,提倡知足常乐和内心平和的人生态度。季羡林先生之所以被如此众多的人所敬仰和喜爱,是因为他的做人之谦逊与从不自满自足的品质。季清女士希望学子和专家们不断学习和进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为我国的发展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image.png

 梁志刚在视频致辞中提出,季羡林先生有丰厚的文化素养,同时又有很深的家国情怀,又有很坚强的社会担当。季羡林先生所提倡的爱国、孝亲、尊师、重友,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等是学者应当具备的品质。他认为,季羡林先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后一代学者们应该很好地向他学习,传承发展好季羡林先生的治学精神。

 传承季羡林先生治学精神

 在交流发言阶段,山东社会科学院临清运河研究院院长井扬,首届羡林学者、聊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商学院院长杨宏力,首届羡林学者、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孙剑,第二届羡林学者培育对象、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学术主任梁甲瑞,首届羡林学者青年专家、聊城市委党校副教授韩晓辉,临清季羡林先生资料馆讲解员赵紫云分别发言。

00223bfa0fe070b92165dccfca51231d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井扬从“追忆季老爱乡情结,感悟先生人格魅力”“继承季老治学精神,致力文化传承创新”“擦亮季老文化名片,助推社科事业发展”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他表示,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古今兼通,在佛学、敦煌学、翻译学等诸多领域卓有建树。季羡林先生一生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崇高的境界,绝不是偶然的。这是季羡林独特的人生经历、齐鲁文化之熏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将季羡林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学无止境、寸阴是竞的进取精神。第二,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大家风范。第三,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赤子情怀。

94e08afdbbc6614ce6d90dbf827abcb5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杨宏力表示,季羡林先生是深受国人爱戴的国学大师,也是聊城大学的名誉校长,季羡林先生题写的“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始终激励着聊城大学校友。作为首届羡林学者,他表示,羡林学者工程是在聊城市委市政府领导关心下,在市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下由市社科联具体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人才工程,通过这个载体为聊城市遴选汇集了一批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有力助推了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他认为,羡林学者培育工程设立创新性强,工程实施规范有序,入选者态度端正,工程效果初步显现。

d53ae9de8ef49ff734a6b3f983284640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孙剑从“缅怀羡林先生,传承精神风范”“实施培育工程,聚力人才培养”“深耕学术研究,提升科研能力”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她表示,我们要继承季羡林先生的学术遗志,深入研究自身领域的前沿问题,深耕细作,追求卓越,并努力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学术成果和智慧力量。

cd2e146c506926db74d7a0219fde1d7a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社科工作者要传承发扬季羡林先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学术研究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梁甲瑞介绍了自己在太平洋岛国实地调研、学术研究、学术成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fa19ba7aadf257377632a7b4765c3f34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韩晓辉表示,季羡林先生是学贯中西、享誉中外的国学大师,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是目前山东省唯一市级社科人才工程,在全国地方人才工程中也是鲜见的,示范标杆效应和正向激励作用明显。作为羡林学者培育工程的一员,将以此作为新的起点,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砥砺前行,继续为社科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ef16f24ac1fb1a91e3c8778699d652ad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纵观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笃学致用、博学多才的一生,是为国学文化的研究实践作出巨大贡献的一生。”赵紫云表示,季羡林先生一生追求远大,临高致远,谦虚博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呕心沥血。他那学无止境、永不停步、肯钻牛角尖的学习探索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坚定奋斗意志,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擦亮“季羡林”这张文化名片

 郝光华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季羡林先生与民盟》为题回顾了季羡林先生的人生历程。他表示,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来形容季羡林先生恰如其分。至今,季羡林先生的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的成长,激励着无数的青年学者在学术道路上奋勇前行。

32867f9c4e13e430586fb4659087994a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发挥季羡林先生的治学激励作用,聊城市社科联会同相关部门启动了以季羡林先生名字命名的“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并配套实施了“羡林学者青年计划”“羡林学者名家计划”,建立了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育库。

355821a38ec326d96a863f1aabbc7aa5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李涤尘表示,羡林学者培育工程作为一个平台,为青年学者提供了课题申报、成果评选、人才补贴等众多支持政策,入选者要学习季羡林先生高尚品德,继承和发扬季羡林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和严谨治学精神,做新时代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优秀青年学者,努力把“季羡林”这张文化名片擦得更亮。他提出,一是发扬爱国精神,坚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二是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勇攀高峰、敢为人先。三是发扬求实精神,坚持追求真理、严谨治学。四是发扬奉献精神,坚持淡泊名利、潜心研究。

71c3ecf680efeb822e667c860608f21b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吴文立表示,作为家乡的社科工作者,在追思缅怀季老的同时,更要传承弘扬季老严谨治学精神,从前辈手中接过文化的接力棒,为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积极贡献。一是切实增强向季羡林先生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力争在学术研究、社科普及、咨政建言等方面推出更多高质量成果。二是共同努力擦亮“季羡林”这张文化名片。通过发挥学术带头人作用,带动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共同成长,构建结构合理、梯队衔接的“羡林学者+”骨干人才体系,力争把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打造成吸引和凝聚高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的重要品牌。三是当好高质量发展“思想库”“智囊团”。广大社科工作者特别是“羡林学者培育工程”入选专家要发扬季羡林先生的高尚品德,自觉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努力在自身学术领域产出突破性标识性研究成果,提出具有思想穿透力的学术观点。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