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习贯彻二十大丨张兆林:聊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与建议
时间:2023-07-28
字号:

zzl.jpg

 张兆林

        非遗保护已经成为聊城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在维系民族文脉、丰富民众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夯实与筑牢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两河明珠”城市的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我们当下的非遗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短视”的政绩观依然若隐若现。个别参与保护工作的部门没有树立非遗保护工作区域一体化的观念,缺乏与周边县区的联动协作,导致一些非遗项目处于被破碎化“保护”的危境。

        (二)青年传承人队伍建设措施不力。传统的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现状和家庭结构,且未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体系开展青年传承人的培养,导致后续传承乏力。

        (三)非遗保护存在泛化倾向。个别机构将一些其他文化项目打造成县区级的非遗项目推介给民众,有导致非遗及非遗保护泛化的危险。

        (四)协同性理论研究严重失衡。有关非遗的理论研究普遍不深入,对非遗项目地域文化特质的提炼与萃取有所欠缺,缺乏具有范式性和指导性的研究成果。

        (五)民众在年节假日之外其他时间的参与度极不稳定,保护工作方式方法同质化严重。各地方保护的方式多有雷同,创新性保护工作举措乏陈。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我们认真分析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以下理论性建议,以期推动该区域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一)始终践行正确政绩观。要提高政治站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区域非遗保护工作的联动与协作,防止恶性无序竞争,要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加大传承人队伍建设,在青年传承人培养上下功夫。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构建传承人、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多方协同培养模式。

        (三)弘扬非遗时代价值,积极做好创新转化。要尝试传统体裁、题材的多样化呈现,也要探索新文化物象的不断融入,实现其原有功能的转换。

        (四)注重协同性理论研究,推进非遗的普及性教育。区域内的非遗保护理论研究应围绕项目传承的人群、民俗、社会开展复合型研究。

        (五)动员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积极探索地方化、特色化的保护方式。要积极探索“民间事民间办”的工作思路,将政府处于前台的主导指挥逐渐转化为宏观调控,强化社会全员参与非遗保护的新格局。要尝试利用大量的乡村闲置街区,打造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街区,发展乡村民俗旅游。

        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存在并不是对工作成绩的否定,而是一直在提醒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及参与者时刻以敬畏之心开展好我们的非遗保护工作,坚定不移地促进不同文化类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作者系聊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副教授)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