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8月6日,聊城市社科联、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共同召开纪念季羡林先生逝世15周年座谈会暨羡林学者培育工程推进会,缅怀季羡林先生的杰出成就和崇高风范,追忆季羡林先生的爱国精神和严谨治学精神,激励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季羡林先生为榜样,潜心学术研究,努力改革创新,不断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聊城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现将有关专家和领导的发言予以摘登,敬请关注。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赵紫云
今年是我在临清市季羡林先生资料馆工作的第17个年头。17年里,我有幸见证了季羡林先生资料馆的建成、迁址和发展。今天,我很荣幸能够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缅怀季羡林先生。
季羡林先生原名叫季宝山,小名双喜(字希逋,又字齐奘),1911年8月2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大官庄村,幼时随马景恭识字,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叔父为其改了名字为季羡林,在济南求学13年。1930年,季羡林先生同时考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高等学府,在那个毕业即失业的年代,他从出国的角度选择了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主修德文。1935年,季羡林先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东方古文学,1946年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创立东语系。季羡林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言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享誉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巨擘、学界泰斗。
季羡林先生一生谦虚质朴让世人折服,他虽是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但生活中却没有半点架子,说话时总是面带笑容,平易近人。先生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一双老布鞋,人们都说他像是一位工友。临清市在建设季羡林先生资料馆时,曾征求先生的意见,他却说“受之有愧,辞之不恭”。这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他谦虚的品格和对家乡的那份情怀。资料馆建成后,他特意回到家乡给我们赠送了他主编的《传世藏书》一套,丰富了馆藏资料。
季羡林的人生可以说是曲曲折折,但曲折的人生历练了他的品格。留德10年,季羡林虽时常忍饥挨饿,仍然发奋学习。“文革”时期,他从拥护、迷惑到醒悟,从旁观逍遥到挨批斗,遭毒打,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苦。“文革”后期,他偷偷翻译印度古代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为我国翻译史树立起一座丰碑,为中印友谊架起了一座桥梁。在迎来改革开放后,季羡林心舒气爽,激情焕发,大展才华,辛勤著述,在学术上接连丰收,硕果累累。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是笃学致用、博学多才的一生,是为国学文化的研究实践作出巨大贡献的一生。季羡林先生一生的远大追求,临高致远,谦虚博怀,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面旗帜。他是中国知识分子忠心爱国的楷模和榜样,是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虽然已经离开我们15年了,但他那学无止境、永不停步、肯钻牛角尖的学习探索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坚定奋斗意志,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对祖国的忠心,对人民的忠心,对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忠心,永远值得中华儿女学习。
作为临清市季羡林先生资料馆的工作人员,我每天都感受着季羡林先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深知季羡林先生一生的辛勤付出,为国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缅怀和纪念季羡林先生的最好方式就是经常拜读大师的作品,从中感受他高尚的品德。在阅读中,我们极力挖掘季羡林先生生平的一点一滴,以季羡林先生的崇高学术成就和爱国主义精神,来填充、丰富讲解内容,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聆听季羡林先生的传奇人生,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不断延伸爱国主义和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与文化传承基地的教育作用。
我们将时刻以季羡林先生为榜样,刻苦钻研学习、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扎实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特色教育活动,努力把资料馆打造成展示临清特色文化的重要窗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前沿阵地。
(作者系临清市季羡林先生资料馆管理员)
原载:《聊城日报》2024年8月9日第3版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