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王玉朋博士所著《清代山东运河河工经费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大运河与中国古代社会”子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全书总计33万余字,共五章内容。
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地势最高、科技含量最高的河段,山东运河是元、明、清三代高度重视的河段。该书以清代山东运河河工经费为研究对象,广泛搜集正史、政书、档案、方志、文集等史料,采用计量分析等研究方法,侧重河工经费的数据分析,对清代山东运河河工运作机制及河工经费筹支运作加以细致研究,对山东运河河工的运作机制的得与失有更准确的评价。
该书在梳理清代山东运河各类工程设置、河政制度变革的基础上,对运河河工运作的制度成本、河工经费的收入及支出项目做了细致的研究。该书将清代山东运河经费的筹销制度与河政机制演变紧密联系,着重考察河工经费收支结构及运作机制,充分挖掘第一手档案材料,将山东运河的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
该书研究指出,清代山东运河河工制度成本(主要包括自河道总督至基层佐杂官的俸薪银)维持在银8万两左右,运河河工(含岁修、抢修、另案、冬挑等)用银维持在年均20万两左右。全省地丁银、湖田及河滩地租银、耗羡银、发商生息银等是山东运河河工经费的主要来源。清代山东运河河工经费筹支运作突出呈现出定额化特征,财政运作缺乏弹性,给工程开展带来诸多弊病。该书系统研究清代山东运河的河工运作及经费筹销机制,并揭示围绕河工建设而形成的河政体制、夫役动员机制等问题。对于目前各地实施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大型项目,此书可以提供一个知识详实的山东运河经验。
王玉朋,男,1986年5月生,山东肥城人,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明清运河史,现为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讲师,入选聊城大学“光岳英才”计划。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兰州学刊》《城市史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清代山东运河河工经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学术专著2部;参与《中国运河志·人物卷》《中国运河志·文献卷》《京杭运河山东段志》《中国大运河蓝皮书》《南京通史·清代卷》等集体项目多项;主持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黄运地区河工经费研究”(项目号:19CZS028)、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生态变迁”(项目号17ZDA18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清代山东河工经费研究”(项目号:16DLSJ03)等科研项目多项;其学术成果多次获评聊城市社科优秀成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