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胡梦飞专著《山东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出版
时间:2022-04-18
字号:

 近日,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胡梦飞副教授所著《山东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一书在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聊城市城校融合文旅项目“聊城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样板工程规划与建设方案”阶段性成果。全书总计30万字,共五章内容。

 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南起苏、鲁两省交界处的大王庙闸,北至德州市德城区第三店,全长约643公里,历史上就是通行条件最困难,维修保护工程技术最复杂、最巧妙的著名河段。大运河不仅在山东境内留下了异常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留下了内涵深厚、外延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与运河相关的民俗、技艺、美术、戏曲、音乐、舞蹈、武术、医药、民间文学等均属于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着运河沿岸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以及他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艺术品质。保护和传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增强山东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促进沿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系统研究山东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专著,该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山东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非遗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基本原则,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与世代传承的路径和策略,并选择相关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归纳、总结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力求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理论模型构造,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山东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该书研究指出,山东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须立足山东实际,彰显山东特色。在加强统筹协调、避免重复建设的前提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馆等传承活动场所,采用城市RBD、舞台展演、主题公园、节庆活动、文化生态保护区等模式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针对运河非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开发层次较低、旅游开发各自为政等问题,山东沿运各地应加强宣传推介,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推动区域合作的同时,大力发展运河文化旅游,创新运河非遗旅游产品,在深度开发和系统整合基础上,最终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胡梦飞,男,1985年11月生,山东临沂人,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运河文化史、文化遗产保护。主持并完成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项、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聊城市城校融合文旅项目、聊城大学校级科研基金、聊城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聊城市文旅局委托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各1项,出版《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民间信仰研究》《山东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研究》《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区域水神信仰研究》《中国运河水神》《徐州运河史话》《中国运河文化遗产概论》等著作8部,参编著作多部,在《历史教学问题》《江苏社会科学》《中国道教》《档案与建设》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成果多次获聊城大学及聊城市社科优秀成果。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